央行MLF操作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流动性管理更高效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本月起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操作,3月25日开展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净投放630亿元,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提高流动性管理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3月24日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本月起中期借贷便利(MLF)将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3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本月MLF到期3870亿元,人民银行此次MLF操作净投放630亿元,为2024年7月以来首次净投放。业内专家指出,MLF操作再次净投放,彰显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
自去年10月人民银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买断式逆回购余额逐步增加,有效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MLF余额从峰值的7.3万亿元降至约4万亿元。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持续运用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前两个月买断式逆回购、MLF合计净投放超1.3万亿元,确保了流动性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MLF操作改为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取消了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正式退出。
历史上,MLF利率曾作为中期政策利率发挥作用,但也存在政策利率过多、关系复杂等问题。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指出,央行主要政策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
专家表示,本次MLF操作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实现了MLF利率政策属性的淡出,标志着人民银行对政策利率体系的调整进入新阶段。
流动性管理更高效精准
MLF政策利率的淡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近期人民银行的工作显示,对MLF政策利率属性的淡出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式:首先,将MLF操作时间延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之后,实现了LPR与MLF利率的“解绑”。其次,去年7月明确MLF操作采用利率招标,此后每月MLF公告显示,参与机构投标利率差异明显,区间宽度逐步扩大,提升了机构的定价能力。再者,去年10月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积累了操作经验,为在MLF操作中推广奠定了基础。
专家指出,MLF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与其他期限工具共同构成央行流动性工具体系。政策利率属性淡出后,MLF的工具定位更加清晰,专注于提供1年期流动性。目前央行流动性工具箱丰富,期限分布合理,长期工具包括降准、国债买卖,中期工具包括MLF、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及结构性工具,短期工具包括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和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未来央行流动性管理将更加高效精准,调控力度和节奏更加科学灵活。
3月25日,人民银行再次开展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本月到期3870亿元,净投放630亿元,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采用多重价位中标后,MLF资金成本总体下降,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机构投标MLF通常参考市场化融资成本,目前国股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约为1.95%,中小型银行利率可能更高。多重价位中标能更好地反映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发挥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
据接近人民银行的人士透露,此举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