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通报,湖南耒水郴州-耒阳跨市断面铊浓度超标。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指导下,湖南迅速启动应急处置,确定污染源为郴州市某水泥生产企业。目前,污染源已被管控,供水安全未受影响。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3月25日通报,3月16日,湖南耒水郴州-耒阳跨市断面铊浓度为0.13微克/升,出现异常(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0.1微克/升)。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的指导下,湖南省及郴州、衡阳两地迅速启动应急处置,现污染源已被有效管控,确保水质安全。

  事件发生后,郴州市、耒阳市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对耒水全流域进行采样监测、溯源排查。3月17日,经核实,确定污染源为郴州市苏仙区某水泥生产企业,该企业因拆除旧生产线时,窑炉内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流入水体。这一发现为应急处置提供了关键线索。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郴州市重点开展污染源控制,将涉事企业废水转运至重金属污水处理厂处理,并采取多项措施清除污染源头隐患。同时,郴州、衡阳两市在技术专家指导下,对受影响河段开展控源截流、投放除铊剂治理等工作,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不受影响。

  监测数据显示,自3月16日以来,事发地下游各水厂出水铊浓度均在安全标准以内,供水安全未受到任何影响。这一结果得益于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目前,处置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强监测和防控,确保水质安全稳定。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