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三、四线城市居民在智能家居、高端护肤品等领域的消费增速远超一线城市,收入增速也高于一、二线城市。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政府需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形成持续稳定的消费增长趋势。

  人们普遍印象中,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力强于三、四线城市。然而,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三、四线城市的居民在智能家居、高端护肤品等领域的消费增速远超一线城市。不仅如此,2024年上半年,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速达5.77%,高于一、二线城市的4.75%。

  这一趋势揭示,消费者收入增加是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只有居民“钱袋子”鼓起来,消费这驾“马车”才能获得持久动力。

  “手里有钱”是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基础。稳定的收入增长,让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从容。为了提振消费,关键在于解决居民收入增长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正是针对这一核心问题。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需长期努力。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如发放消费券,短期内效果显著,商超客流量增加,相关行业销售额提升。但长远来看,如何形成持续稳定的消费增长趋势,仍需不断探索。

  同时,还需关注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如教育支出、医疗风险、老年人消费观念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

  扩消费、稳增长,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协同,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

  例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强化社会保障,满足教育、医疗、养老等需求,降低未来支出风险,让消费者更有安全感。解决促消费难题,需以长期视角统筹全局,保持信心和耐心,构建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提振消费,既要关注“花钱”,更要关注“挣钱”。这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需要增强耐心、体力、勇气和智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持续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

  (摘编自《江西日报》,原题为《“多挣钱”才会“敢花钱”》)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