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公布1-2月财政数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支出同比增长3.4%。财政支出进度较好,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税收收入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幅增长58.9%,主要受股票成交额增加带动。展望2025年,财政部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部3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主要受一次性因素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财政支出进度较好,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具体来看,今年1至2月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国内增值税增长1.1%;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长58.9%,主要受股票成交额增加带动。这表明稳股市政策取得效果。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增值税的小幅正增长与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开门红相匹配。印花税大幅增长则与股市稳定有关。”

  部分行业税收表现良好。制造业方面,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大幅增长。服务业方面,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14.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9.4%。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表示:“财政支出提速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精准滴灌’的成效。”财政资金正加速转化为基建投资、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实物工作量。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社保就业、教育、科技支出增速高于总体支出增速。罗志恒表示,社保支出增速较快能够缓解居民后顾之忧,教育和科技支出增速较高,有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主要支出领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分别增长6.7%、7.7%。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随着去年四季度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叠加今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今年财政政策将统筹用好政府债券、财政贴息等工具,并加强与货币、就业等政策的协同。

  同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指出,2025年将围绕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重点做好工作,包括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推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

  李旭红表示,展望2025年,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仍将延续。财政部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的动态平衡。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