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350亿元逆回购操作,但鉴于当日有481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460亿元。本周将有逾1.4万亿元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净缴款升至6213亿元,引发市场关注。预计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需要适时采取相应操作。

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当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在1.5%。鉴于当日有481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3460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本周(3月24日—28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4117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4810亿元、2733亿元、2959亿元、2685亿元、930亿元,均为7天期。随着3月底跨季准备期的到来,金融市场将面临大额政府债净缴款,逾1.4万亿元逆回购到期的情况备受市场关注。

政府债净缴款作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方式,其规模和变化对资金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据华西证券统计,3月24日—28日这一周,政府债净缴款升至6213亿元,为今年以来单周缴款量最高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指出,1.4万亿元逆回购到期与大额政府债净缴款的双重作用,可能会对流动性供求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季末时点,市场利率往往会出现阶段性上行。

参考往年规律,华西证券统计显示,跨季期间资金利率普遍显著上行。例如,2020年至2024年跨季前一天,R001(1天回购利率)上行幅度均在25bp以上,其中2023年R001单日上行幅度达159bp;3月最后一周,支持跨季的R007(7天回购利率)上行幅度普遍也在40bp以上。但梁斯也表示,在流动性需求旺盛时,监管部门也会进行相应操作,帮助市场平稳度过特殊时点。

随着2025年一季度结束之际的临近,央行是否会通过降准降息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梁斯认为,当前国内经济整体向好,积极因素正累积增多,但政策层面仍需继续加力加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预计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需要及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采取相应操作,以更好地提振市场预期,鼓励经济主体投资和消费行为,推动经济持续企稳向上。预计4月份资金面将呈现平稳走势,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情况、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预计今年二季度降准降息窗口有望打开,且今年的降息力度将高于去年。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