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外商投资,多部门正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细化举措,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释放扩大开放信号。服务业成为吸引外资重点领域,多项开放措施正在推进。同时,中国正在多方面优化营商环境,解决外资企业关切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鼓励外商投资。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近期,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正在酝酿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的细化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合力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吸引更多外资。

  释放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

  近期,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负责人频繁会见跨国公司高管,释放出积极吸引外资、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明确信号。

  在一周内,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了英国太古集团行政总裁施铭伦、礼来制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文睿、博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福阳、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等多位高管,均表达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也会见了空客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傅里,表示希望空客公司坚定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推动双方互利共赢。

  多家跨国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华投资。空客公司表示愿意加强合作,太古集团也表示将继续在商业地产、民用航空、医疗等领域加大对华投资。

  服务业扩大开放加速推进

  当前,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重点领域。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204.9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七成以上。

  多个部门正协同推进医疗、电信领域的开放,拓宽外资企业投资服务业的领域。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明确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等地试点取消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外资股比限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透露,已有13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40余家外资企业生物技术项目落地,3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

  多方面优化营商环境

  我国稳外资政策越来越注重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编写《外商投资中国百问百答》,涉及外商投资生产经营及外籍人员工作生活等方面。

  商务部副部长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法的修订,研究制定政府采购领域“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

  展望今年利用外资的形势,尽管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但随着新出台的稳外资政策落地见效,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将持续增强。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