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体现在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等方面。报告明确支持扩大内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民生改善、城乡融合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何内涵?财政部网站3月24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2025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持续用力、加大力度。

具体体现在五大方面: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强化支出力度,加速支出进度;二是扩大政府债券规模,为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提供更强支撑;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资金精准投放,侧重民生保障、消费促进及发展潜力增强;四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确保财政稳健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政实力,确保“三保”底线稳固。

图:财政部网站

要点速览:

加大民生投入,多渠道提升居民收入;适当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及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加大中央科技投入,全力支持核心技术突破。

统筹利用化债政策,助力地方清偿企业欠款。

细化落实化债措施,坚决控制新增隐性债务。

报告明确,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支持扩大内需。大力提振消费。强化民生保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大以旧换新支持力度。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医保补助标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升级,降低物流成本。扩大有效投资,统筹使用政府投资资金,聚焦关键领域加大投资。合理安排政府债券发行,加快资金下达,形成实物工作量。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中央科技投入,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制造业研发保障,支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中小企业奖补政策。纾困企业,利用化债政策,加快清偿政府欠款;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防止乱收费等问题。

支持民生改善。综合使用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障教育投入。加强普惠育幼、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社会救助。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医保机制。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强化基层应急能力。

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推进种业振兴,保障农产品供给。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重点群体。推进乡村发展、新型城镇化。完善区域财税政策,促进地区发展。

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排污权交易、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保护,支持环保战役,推动“三北”工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动行业转型,支持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

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制定现代预算制度意见,加强预算管理协同。推进零基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绩效管理。落实化债政策,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改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强财会监督,提升治理效能。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