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方式,由单一价位中标转为多重价位中标,并预告将在3月净投放,展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此举标志着MLF利率政策属性完全淡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央行调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方式,由单一价位中标转变为多重价位中标(美式招标),并预告将在3月的MLF操作中实现净投放,此举彰显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

  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3月中期借贷便利招标公告,表明为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地适应不同参与机构的差异化资金需求,自本月起MLF将采取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及多重价位中标的新模式。

  该操作模式与央行去年推出的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方式相同,允许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利率投标,中标利率即为投标利率,体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深入。

  专家强调,MLF改为美式招标,取消统一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全面退出。

  自2014年9月设立以来,MLF利率曾扮演中期政策利率角色,但也存在政策利率繁多、关系复杂等问题。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明确,央行主要政策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去年7月,央行开始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本次MLF操作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实现了MLF利率政策属性的完全淡出,标志着潘功胜讲话中对政策利率体系的调整进入实质阶段。

  央行预告,2025年3月25日将开展4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这意味着3月央行将超额续作MLF,实现净投放630亿元,为2024年7月以来首次净投放,进一步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

  自去年10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买断式逆回购余额逐步增加,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MLF余额从峰值的7.3万亿元降至约4万亿元。今年以来,央行继续灵活运用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1-2月买断式逆回购与MLF合计净投放超过1.3万亿元,确保了流动性充裕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