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近年来在推动制度型开放方面取得新进展,当前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已全面取消。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王春英提出深化经贸合作、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推进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统筹开放和安全等四点建议,以稳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并将其置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首要位置。近年来,中国在推动制度型开放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当前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已全面取消,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亟待进一步提升。关于如何稳步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3月24日,在202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王春英提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深化全球和区域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充分利用共建一带一路、RCEP等合作机制,推动中国制度创新成果走向世界。聚焦绿色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实现从规则适应者到规则建设者和引领者的转变。

  其次,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合理放宽外资准入,特别是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环境、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领域,进一步放宽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等服务贸易的外资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促进服务业开放和有序竞争。

  再者,加快推进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作为探索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平台,其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目前,我国已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形成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王春英建议进一步优化自贸区布局,适时在西部或东北地区增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最后,统筹开放和安全,确保制度型开放稳健前行。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加强风险研判、预警监测和压力测试,提高风险识别、处置和应对能力。在提升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的同时,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防止资本大进大出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