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期限拉长,利率曲线短期将变陡峭
AI导读:
自上周新一轮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启动以来,发行期限明显拉长,导致30年国债利率上行,与10年期的利差走阔。本文分析了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情况及其对利率曲线的影响。
财联社11月19日讯 自上周新一轮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启动发行以来,其发行期限显著延长。这一变化导致30年期国债利率最大涨幅达到7个基点(BP),与10年期国债的利差也显著扩大。本轮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发行再融资专项债来置换隐性债务,预计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期限会比2023年的更长,短期内将导致利率曲线变得更加陡峭。
据统计,11月12日至18日,全国共有7个地区公布了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计划,总额达到3054.169亿元。其中,浙江省计划在11月25日发行565亿元的再融资专项债券,包括10年期、15年期和30年期,发行规模分别为59.55亿元、229.77亿元和275.68亿元。同日,宁波市也宣布将发行249亿元的15年期再融资专项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特殊再融资专项债的发行期限全部在10年及以上,且10年以上的超长债占比超过77%。受超长期限利率债供给预期的影响,从11月12日起,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收益率开始上升,从2.24%上涨至2.31%,涨幅达到7BP。期间,30年期与10年期国债的期限利差也从17BP扩大至21BP。然而,今日市场供给预期出现反转,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回落2BP至2.29%。
根据2020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再融资一般债券的期限应控制在10年及以下,而再融资专项债券的期限原则上应与同一项目的剩余期限相匹配。然而,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指出,融资专项债的发行期限可以突破10年。自10月以来,地方再融资专项债的发行以10年以上为主,发行期限明显延长。2024年10月以来,7年及以上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占比高达97%,10年及以上的发行占比也达到了85%。这主要是因为2024年以来,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发行再融资专项债来置换隐性债务。
11月18日,财政部表示已将6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至各地,并指导督促地方抓紧履行法定程序,做好发行工作,合理安排债券资金。目前,财政部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组织落实相关工作,加强对地方的政策指导,用好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更好地发挥增量政策的效应。部分省份已经启动了发行工作,加快了政策的落实。
对于今年的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市场高度关注其发行节奏和发行期限对利率债,尤其是超长期利率债供给的影响。张伟认为,考虑到本轮地方主要发行再融资专项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因此总体上本轮再融资地方债的发行期限会比2023年发行再融资债置换隐性债务的期限更长,利率曲线短期将变得更加陡峭。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指出,11月15日河南首发的置换债票面利率与国债利差为17BP,较年初以来的平均水平10BP明显偏高,这显示出银行面临负债压力。随着置换债券的启动发行,且后续规模较大、期限较长,而临近年末,机构面临各类指标考核压力和负债稳定性扰动,对长久期品种的配置将更加谨慎。因此,11月下旬需要关注供给放量带来的影响,并对超长端保持谨慎观察。
东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则认为,由于再融资专项债主要由银行承接,这将消耗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央行可能会通过降准等手段来有效对冲再融资债发行对债券市场造成的冲击。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