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率队赴山东学习考察,深化豫鲁合作,共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豫鲁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2024年发运超7万标箱,助力河南企业便捷出海,打造内陆省份开放新高地。

  编者按 | 豫鲁同心,携手共赢,共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月22日至23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率队赴山东省学习考察,旨在深化豫鲁合作,共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期间,考察团走访了山东重工集团、浪潮集团、海尔集团、青岛港等地,实地学习考察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数字经济发展等情况。

  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大河财立方《财1线》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探寻豫鲁两省产业互动新机遇。河南,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正通过铁海联运,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郑州至青岛铁海联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为河南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2024年河南至山东铁海联运班列共计发运超7万标箱。

  港口“搬”到家门口,助力河南好物走向世界

  在郑州圃田站,每天都会有货运班列满载河南的钢制家具、香菇、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前往青岛港,再运往世界各地。豫鲁“郑日韩”铁海快线班列的开通,更是为河南外贸企业出口日韩提供了稳定选择。山东港口集团通过内陆港和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全面提升了港口服务能级,加速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铁海联运不仅新建了物流网络,还重构了出海供应链。通过“铁路直达港口+原箱上船”的模式,全程只需“一次装卸”,运输时效大幅提升。例如,河南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的时间由传统海运的45天降至28天。

  钢铁动脉打通出海路径,河南制造与世界共舞

  山东的港口资源与河南的制造产能深度耦合,形成了独特的“港口经济学”。豫鲁两省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推动两城市群协同发展。随着两地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将进一步强化豫鲁省际的交通联系,为铁海联运提供更高效的运输支撑。

  中豫港务集团将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开发多式联运精品线路,降低物流成本,深化铁水联运、内河航运合作,共同打造经济、高效、便捷的海铁联运物流体系。

  豫鲁“山河协奏”,不仅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是中国构建“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的微观缩影。内陆与海洋的对话,正重新定义现代物流的维度,照亮中国超大经济体突破地理围栏、激活市场基因的变革之路。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关键词:豫鲁合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铁海联运,河南开放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