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谈中国经济改革:未来需“两条腿”走路
AI导读:
郑永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中国改革正在有序推进,需要依靠技术和科技进步,金融改革同样不可或缺。他建议组建科创特区,对地方政府官员适度“松绑”,并倡导“抓小放大”的改革策略,以实现中国经济未来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当前很多国家都在改革,我国改革也在有序推进。通过改革实现发展和增长已成为世界趋势,国家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改革的竞争。从国际视角来看,中等收入国家若想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依靠技术和科技进步,而这又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中国目前已步入技术引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郑永年指出,杭州的“六小龙”仅是冰山一角,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创新型企业众多,未来仍需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的体制改革并列讨论,意义重大。他建议组建科创特区,以进一步推动改革。
在经济增长方面,地方政府的作用同样重要。郑永年建议,应对地方政府官员适度“松绑”,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这与反腐败并不矛盾。金融改革同样至关重要。他指出,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1.3万美元,若要在2035年达到韩国当前水平,金融的支持不可或缺。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怎样的金融体系。
郑永年提到,美国二战后许多实体经济的发展得益于金融资源的支持。如今,我国改革策略应从过去的“抓大放小”转变为“抓小放大”。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倾斜于大企业,而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小企业却难以获得资金。未来,地方政府应学会“放大”,让大企业自主参与国际竞争,同时扶持小企业。
郑永年总结道,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需“两条腿”走路,既要依靠企业,也要依靠地方政府。对企业支持要“抓小放大”,对地方政府要适度松绑,以充分释放发展潜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