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文章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强化制度供给与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强化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供给,加强塑造经济新动能新优势的制度供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须在制度供给上进一步发力,提供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增添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包括法律保障民营经济权益、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等。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激发劳动者积极性。要合理调节收入差距,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同时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和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要夯实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宏观政策的协调机制,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强化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供给,包括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要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和监管制度。

加强塑造经济新动能新优势的制度供给,创新制度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政策层面需要前瞻部署、梯次培育,鼓励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