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能源转型公众认知调查:高支持低认知现象显著
AI导读:
山西能源转型公众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山西公众普遍高度支持能源转型政策,但认知不足。报告指出,山西作为煤炭大省和能源转型前沿,需提升公众对转型的认知和接受度。同时,煤炭从业者面临转型焦虑,需加强公众教育、沟通与参与。
在对近万名山西居民进行认知调查和访谈后,一项调查报告揭示了山西公众在能源转型政策上的“高支持-低认知”现象。尽管山西民众普遍高度支持能源转型政策,但对其具体内容和影响认知不足。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能源转型的前沿,山西急需提升公众对转型的认知和接受度,以确保转型的顺利、平稳与和谐。
3月20日,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与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科技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山西能源转型公众认知调查报告》在太原面世。此次发布会汇聚了山西省相关行业的领导、专家及社会志愿者,围绕能源转型及其公众认知展开了深入讨论。
覆盖9000余名山西公众的能源转型调查报告发布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正面临严峻的能源转型挑战。新兴产业崛起的同时,大量煤炭产业工人需寻找新出路。如何公正转型,确保弱势群体不被边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晋青与苏州大学合作设计问卷,通过201名志愿者与9000余名公众面对面调查,完成30多场深度访谈,形成了此份报告。
晋青理事长王晓军表示:“山西的能源转型是历史性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近万名受访者的看法、准备和参与程度,对转型的平稳与顺利至关重要。”
《报告》揭示煤炭从业者“转型焦虑”
《报告》显示,山西公众普遍支持“双碳”目标,但宏观政策认知不足。尽管72.6%的受访者支持山西推行“双碳”目标,但仅有10.2%能正确判断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此外,44.5%的受访者不支持关闭更多煤矿,45.8%不支持淘汰燃煤电厂。然而,在山西未来能源使用上,51.9%认为应减少煤炭使用,77.5%及76.9%分别认为应增加太阳能/光伏和风能使用。
项目组采访了1323位煤炭行业从业者,发现其对转型适应力不足。40.3%认为能源转型对经济有负面影响,仅有33.3%认为自己有技能应对转型带来的工作变化。煤炭从业者对转型风险感知更高,39.1%认为转型会削弱山西经济,53.5%认为会增加失业率。
能源转型需重视公众教育、沟通与参与
《报告》撰写负责人、苏州大学贾鹤鹏教授指出:“山西省政府提出‘公正转型’,表明政府已关注转型对公众的影响。各群体虽高度支持能源转型政策,但缺乏认知和适应信心。因此,能源转型工作需将公众教育、沟通与参与作为重要环节。”
发布会上,中北大学在校大学生武延分享了调研心得:“调研让我意识到能源转型背后,每个数字都是鲜活的人。”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原副巡视员白振兴表示:“山西正从资源重省向生态高地转变。”
嘉宾们认为,《报告》为山西乃至我国低碳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实现“公正转型”,需在更多区域和行业开展公众参与转型的调研和试点,让“双碳”目标不仅成为经济和能源目标,更成为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福祉的目标。
《报告》建议加强能源转型公众宣传与教育,为煤炭从业者提供转型培训与再就业支持,建立公正透明转型机制,促进公众参与,支持新能源研发应用,审慎对待煤炭“从燃料到原料”应用,平衡去煤进程的短期与长期社会冲击。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