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探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AI导读: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旨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会议提出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加大乱收费行为惩罚力度,从源头上解决乱收费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赵文君)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深入探讨了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相关措施。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指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涉企收费治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个健全且长效的涉企收费监管机制,将助力打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从而进一步稳定各类经营主体预期,提升其发展信心。”
此次会议提出,将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确保所有收费项目均被纳入清单并向社会公开,明确列出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收费额度,清单之外的项目一律不得收费,并依法依规清理现有的涉企收费政策。
薛军表示:“清单化管理清晰明了,能让企业明确哪些费用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应缴纳的,有效避免各种名目繁多的非法收费。”会议还强调,对于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越权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将一律予以取消;对于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或扩大征收范围的行为,将坚决予以纠正。这些措施旨在从监管和追责两方面入手,从源头上杜绝涉企乱收费现象,实现标本兼治。
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去年共查处各类主体涉企违规收费案件3042起,责令相关收费主体退还企业共计13.6亿元。
目前,一些地方在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方面已采取实际行动。例如,通过涉企收费哨点监测模式提高涉企收费行为的透明度;重点关注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水电气暖等关键领域,深入调查涉企收费政策的执行情况;监管部门还向企业发放涉企收费情况调查问卷,收集违规收费线索,进一步拓宽涉企违规收费的投诉渠道。
专家指出,要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一方面需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惩罚力度,综合运用市场监管、行业监管和信用监管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规收费行为;另一方面,要从源头上解决乱收费问题,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此外,还需完善常态化问题线索收集机制,设立涉企收费监测点,充分发挥其“前哨站”的作用。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