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注重倾听市场声音,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塑造积极社会预期。这是提升宏观调控能力与水平、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强调政策一致性和加强预期管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注重倾听市场声音,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这一要求不仅是准确理解把握复杂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对提升宏观调控能力与水平、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探索,旨在政策执行与预期管理上实现深度协同。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协同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随后2024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分别强调了“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部署“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

  这些变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宏观经济治理的深化认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强化政策协同是确保政策效果最大化的关键。需增强政策目标、工具、短期与中长期政策间的一致性,避免“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同时,将非经济政策纳入评估,确保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政策同向发力。

  加强预期引导是稳定市场预期与信心的关键。通过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稳定性,及时释放政策信号,构建社会参与和反馈机制,运用大数据监测舆情,以透明公正的政策环境稳定社会预期。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总量扩大、结构多元及外部环境变化,宏观治理复杂性增加,政策协同推进难度加大。因此,需坚持系统观念,充分考虑政策关联性,确保政策顺畅实施。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