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择机降准降息,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总第108次)例会于3月18日召开。

  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这一举措旨在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择机降准降息,助力经济稳增长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成效显著,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同时,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预期趋稳。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国经济运行虽总体平稳,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等挑战,需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会议再次强调,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同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会议还提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关注债市运行情况,防范资金空转,增强外汇市场韧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会议指出要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下行空间

  近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开发声,指出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平衡好各方面关系。在总量上,中国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总量上比较宽松。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

  会议还强调,在结构上,将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拓宽政策支持的覆盖面,并科学运用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政策传导上,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汇率上,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