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两会闭幕后,多个经济大省被赋予“挑大梁”重任,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积极响应,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产业升级,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中国网财经3月21日讯全国两会闭幕后,多个经济大省接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勇挑大梁”“科技创新”等成为关键词。

  经济大省挑大梁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在这关键之年,经济大省再次被赋予“挑大梁”的重任。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相关省份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强调要扛牢经济大省责任,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例如,广东省和浙江省均表示要深刻认识并把握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性,主动将自身工作放到服务全国大局中考量谋划。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这些经济大省合计贡献了接近60万亿元的GDP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约44.15%。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承担关键支撑作用,其经济表现直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也表示,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经济大省挑大梁,还需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经济大省在要素保障、科技创新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专家霍虹屹认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是国家经济结构升级中的关键支点,不仅要承担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更要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动力源”。

  围绕科技创新,各地也在密集部署。山东省、广东省和四川省均提到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等创新工程。

  霍虹屹表示,“挑大梁”不仅意味着经济贡献,更意味着对全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方向的引领。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大、产业体系完善,具备足够的市场空间和资源配置能力,能够率先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为全国经济提供示范。

(作者:张紫祎)(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