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民营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AI导读:
政府密集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优化营商环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随着政策落地,民营经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值,民间投资活力迸发,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国两会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从优化营商环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鼓励民间投资等多方面推出一批新举措,助力民营经济焕发新活力。
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举措落地显效,民间投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民营经济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相关指标积极好转。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值,1~2月民间投资增速同比结束此前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0.2%,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0%,显示出民营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日前表示,政府今年将全力推进多项工作,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信心。在落实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抓环境、减负担、优服务”三大举措,特别是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关注的融资问题,将加大融资支持,破解融资难题。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市场准入是民营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前提,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召开座谈会,围绕“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题,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困难,听取意见。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强化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第一财经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将于4月20日正式施行,该实施办法将细化审查标准,着力解决限制企业迁移、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等突出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发改委也表示,将尽快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支持民企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下大力气解决融资难题
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今年将下大气力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从“一增一减”两个方面推动协调机制发挥更大效能,增加信贷投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使企业得到更多实惠。
地方上也在积极行动,多地金融部门召开相关会议,围绕信贷资源配置优化、融资渠道拓展等方面进行部署,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助力。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
民营经济多项指标好转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超过6000万户,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8,创下四年来最高值。各分项指数、分行业指数全面上涨,显示出民营经济的强劲复苏态势。
随着转型升级的持续,众多中小企业正在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民间投资也迎来积极好转,1~2月份民间投资同比持平,结束了此前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0.2%,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0%,民间投资活力迸发。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今年将继续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国家能源局也提到,将加大力度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出台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政策文件,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下,为有效扩大内需,民营企业投资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应进一步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向民营经济适度开放,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引导地方政府转变治理理念,尊重市场、尊重规律,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