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3月20日LPR报价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银行负债成本高企、盈利承压,LPR继续下调受限。未来,政策性降息仍需相机抉择,结构性降息和降准有望优先落地,LPR下调时点或后移。

  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均较上期维持不变。这是LPR连续五个月“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

  一方面,作为LPR报价的定价基础,3月政策利率持稳,当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变;另一方面,银行负债成本高企、盈利承压,LPR继续下调受限。未来,政策性降息仍需相机抉择,结构性降息和降准有望优先落地,LPR下调时点或后移。

  LPR继续维持不变

  本月LPR保持稳定,符合预期。作为LPR的定价锚,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同时银行净息差低位运行,商业银行缺乏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近期稳汇率压力缓解、市场利率上行,货币政策阶段性目标达成,但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大,国内经济短期企稳、长期需求改善,货币宽松预期存在但不急迫。因此,“利率锚”未动,LPR报价下调基础未变。

  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2%,再创历史新低,银行缺乏压降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年初以来,受防范资金空转、遏制长债收益率下行及同业存款监管新规影响,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上升,本月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此外,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延续效应也带动LPR保持稳定。

  结构性降息空间探讨

  目前,企业贷款利率和个人贷款利率均处低位。2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均比上年同期大幅降低。

  虽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但央行需平衡多项因素,未来银行息差压力增大,将约束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央行近期提出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以强化激励效果、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温彬预估,下一阶段调降幅度约25bp。在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内部政策效果观察期、整体政策空间约束的环境下,央行货币调控将相机抉择,政策利率下调时机和幅度需观察,LPR调降时点将后移。

  王青认为,今年LPR报价可能在政策利率稳定时单独下调,或下调幅度高于政策性降息幅度。这将提高LPR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相比降低LPR,下一阶段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LPR保持稳定有助于银行维持净息差、减轻中美利差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温彬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重心在稳息差、稳汇率和防范风险。考虑到银行负债端压力及支持实体经济需要,降准仍有必要,但需综合考虑政策利率水平、流动性充裕程度等因素。

  董希淼预计,一季度央行可能实施全面降准,存款准备金制度5%“隐性下限”或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