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大有可为。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但面临创新人才缺失等挑战。文章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强化政策倾斜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原标题: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人才“活水”,助力经济新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民营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形成庞大规模,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关键力量。然而,创新人才缺失和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应聚焦创新发展需求,强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为民营企业打造坚实的人才基石。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这些企业涵盖了众多高新技术领域,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近年来,民营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创新产出能力显著增强。

  尽管如此,人才缺失仍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面临高端人才引进难和流动不畅的问题。此外,相关政策缺乏有效衔接和系统布局,影响了民营企业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需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强化人才培养与民营企业创新需求的适配;其次,完善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推动校企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再次,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向民营企业人才倾斜,提升创新积极性;最后,完善民营企业引才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各类创新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加快民营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携手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共创经济新飞跃。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