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近日连续开展千亿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超4000亿元,旨在维护市场流动性。但净投放规模有限,短端利率上行趋势未改。下半月资金面转松可能性较小,需关注25日MLF续作情况。

  财联社3月20日讯 (记者曹韵仪)随着税期走款启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净回笼转向净投放。今日,央行实施了2685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因有359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故实现净投放2326亿元。

  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近三天,央行连续进行千亿级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超过4000亿元,明确传递出维护市场流动性的信号。一般而言,央行的净投放会直接增加短期资金供给,推动短端利率下行。

  然而,多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尽管近几日央行转为净投放,但规模相对有限,未能改变短端利率上行趋势。这或许反映了央行防范资金空转和抑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滑的政策意图。

  “下旬,随着政府债券缴款规模扩大、银行考核临近,加之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内上行压力较大,资金面可能进一步收紧。”有市场人士分析道。

  央行连续净投放呵护税期资金面

  今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685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在1.50%,与前期一致。由于今日有359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因此实现净投放2326亿元。财联社记者统计,央行在税期开始后转为净投放,近三日连续开展千亿逆回购,本周合计净投放达4055亿元。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王青指出,央行近期公开市场操作“补水”,主要是受MLF到期、税期走款、政府债券缴款等多重因素影响,资金面存在收紧压力,为避免市场流动性过度紧张。

  昨日,资金面表现分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2.2个基点至1.763%,7天Shibor下行4.7个基点至1.856%。截至昨日收盘,从回购利率来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至1.9604%,但仍高于政策利率水平。截至发稿,隔夜Shibor上涨2.20个基点至1.7850%,7天Shibor继续下行至1.7780%。

  王青强调:“尽管近几日央行转为净投放,但规模有限,未能扭转短端利率上行趋势。这背后体现了央行防范资金空转和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的政策考量。”

  受央行连续净投放影响,流动性宽松预期有所改善,但市场认为银行融出规模尚未恢复,流动性依然偏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尽管央行连续净投放可以缓解资金面紧张,但当前银行融出尚未完全恢复,流动性仍偏紧,债市后续走势面临不确定性。”

  下半月资金面转松可能性小,关注25日MLF续作

  市场认为,尽管央行对资金面有所维护,但难以看到大规模“放水”。接下来需重点关注25日MLF续作及本月7000亿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操作等情况。

  王青认为:“下旬,随着政府债券缴款规模扩大、银行考核临近,加之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内上行压力较大,资金面可能进一步收紧。央行通过大规模‘补水’带动市场流动性转松的可能性较小。”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谭逸鸣指出,未来资金面走势关键仍在于央行调控态度。首先,货币政策支持立场不变,但宽松措施尚未落地,意在强调政策时机和力度的把握。其次,资金面不具备大幅收敛的基础,汇率压力有所缓解,当前财政发力和实体经济修复仍需宏观政策支持。但资金面的实质性转松需等待进一步信号,如降准或央行表态的明显转变。

  对于流动性何时转松,市场人士表示,需重点关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及经济基本面走势,同时观察央行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的节奏。国盛宏观熊园团队预计,鉴于财政靠前发力,政府债券发行有望加快,未来1-2个月内有可能降准。

  明明认为,当前应继续跟踪监管态度,重点关注流动性层面的变化,资金价格及国有大行的融出情况可作为参考指标,同时关注3月降准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