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涵盖城乡居民增收、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升级等多方面,旨在全方位扩大消费需求。30条举措促进消费长期增长,推动经济回暖。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发布,再度让“大力提振消费”这一2025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备受瞩目。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政策效应正持续显现。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已连续十余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消费结构和需求不断升级。今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显示出促消费政策的积极效果。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研究员姜照指出,《行动方案》内容全面,聚焦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问题,从提升消费能力、完善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多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旨在全方位扩大消费需求。

  30条举措全方位提振消费

  《行动方案》共八部分30条政策举措,涵盖城乡居民增收、服务消费提质、大宗消费升级、消费环境改善等多个方面,并强调完善各项支持政策。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表示,《行动方案》是一份极具意义的文件,充分考虑了当前制约消费增长的问题,体系化、全方位地推动消费市场发展,特别是将改善民生与提振消费紧密结合,如加大生育养育保障、提高医疗养老能力等。

  此外,《行动方案》还强调与科技创新结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如自动驾驶、智能穿戴等,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在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陈勇嘉表示,将重点聚焦产业发展、扩大消费等领域,为劳动者广开就业门路,以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和创业。

  姜照强调,收入提升对消费增长至关重要。鼓起老百姓的“钱袋子”,有利于激发消费意愿,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措施着眼长期推动经济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中的措施主要着眼于长期,如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强化教育支撑等,旨在实现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付一夫指出,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通过中长期的《行动方案》,真正让居民收入增加,改善生活,提升消费意愿,稳定市场主体的信心,这一系统性的政策安排,不仅能改善居民对未来的信心,还能在短期内提振消费意愿,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消费不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促进消费对经济回暖具有重要意义。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其增加能带动企业生产,促进投资增长和居民就业增收,形成经济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