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1.3万亿特别国债用途分配明确,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剩余8000亿支持“两重”。预计特别国债发行节奏与去年相似,保持长期限,助力稳增长。

今年1.3万亿特别国债的用途分配进一步明确,预计将继续为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其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其影响力;2000亿元专门支持设备更新,剩余8000亿元则用于支持“两重”项目。机构预测,后续特别国债的发行节奏或与去年相似,保持相对匀速,并将继续维持20-50年的长期限。

3月17日,在国新办关于提振消费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将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金额较去年增加了一倍。同时,首批810亿元资金已于1月初下达到地方。

自2024年起,超长期特别国债聚焦“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统称)和“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对稳定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去年发行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两新”,7000亿元则用于支持1465个重大项目。

中信证券研报预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将直接受益于大规模设备更新,1500亿特别国债资金将拉动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约1.6个百分点。同时,1500亿用于以旧换新的特别国债资金预计将带动2024年社零额外增长0.5个百分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将由1万亿元增至1.3万亿元,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

中诚信国际研报指出,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体现,有助于发挥特别国债在稳增长、促投资、扩内需方面的作用。预计今年1.3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拉动GDP增长1.7-1.9个百分点。

今年3000亿元特别国债资金已明确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另据《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还将安排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较去年增加500亿元。今年用于“两新”的超长期国债资金共计较去年增加2000亿至5000亿元。

中诚信国际预计,今年剩余的8000亿特别国债额度将用于支持“两重”,包括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东北黑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同时支持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后续发行计划尚未明确,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其发行节奏可能与去年相似,保持相对匀速。

2024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50年,首次发行时间为5月17日,11月中旬发行完毕。考虑到今年特别国债仍支持国家重点战略等方向,项目建设运营期限较长,预计今年的发行仍将保持20-50年的长期限。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