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挑大梁:GDP增长与科技创新并重
AI导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大省被赋予挑大梁责任。全国两会强调经济大省需贡献更多力量,多地提出高于全国水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同时,经济大省也在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大省被继续赋予“挑大梁”的责任。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
“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在要素保障、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写道。经济大省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表现将直接影响全国经济的整体走势。
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十强省份,以占全国近两成的面积,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其中有7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5%的增速,拉动效应明显。这些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版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扛起、扛稳挑大梁责任,经济大省已在新一年的“任务单”中明确。

一、挑起增长的大梁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虽然5%左右的预期目标与去年一样,但今年全球经济动能趋弱且将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挑战。经合组织17日发布的中期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较去年12月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 因此,同样5%的目标,其“含金量”是上升的。经济大省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实现全国经济增长目标贡献力量。
“实现5%左右的预期经济增长,绝非轻而易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3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在这种背景下,10个经济大省中,有8个省份提出的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高于全国水平。具体来看,湖北最高,达6%;四川次之,为5.5%以上;浙江、河南、湖南均为5.5%左右;福建为5%-5.5%;江苏、山东在5%以上;广东、上海为5%左右。这些省份的积极表现将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大省更加积极有为,其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也将得到更好地发挥。
基于Deepseek等AI大模型,澎湃新闻将各省份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相关会议新闻稿进行文本向量化处理。通过共现向量和语义相似度分析(下称“分析”),找到文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十个关键词为建设、创新、经济、高质量、产业、加快、战略、落实、科技、挑大梁。这些关键词反映了经济大省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任务。
分析显示,在这些会议提到“挑大梁”的时候,同时出现的高频词包括“责任”“担当”“着力点”。经济大省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担当,找准发展的着力点。
如,广东提出,“紧紧围绕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着力点担当作为、奋发有为”。上海提出,“找准挑大梁的着力点,干字当头、奋力一跳,以自身努力扩大发展优势,更好为全国发展大局服务”。浙江提出,“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二、挑起新质生产力的大梁
习近平总书记给经济大省挑大梁提出的4个着力点中,排在首位的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经济大省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分析结果显示,创新、产业、科技不仅跻身了十大高频词,而且这三个词还高频共现。背后的原因或在于,经济大省不仅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科技创业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个重要驱动力。
经济大省发展基础好,自然也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打头阵。如,广东提出,“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提出,“要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更加注重全过程创新、全链条加速,促进先导产业积厚成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跃升”。江苏提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着力打通制约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堵点卡点,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澎湃新闻梳理10个经济大省的2025年工作安排发现,各个省份都在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有些重要产业各个省份都有涉及,而有些产业则是各省结合自身禀赋条件所做出的布局。如,10个经济大省基本上都布局了低空经济,大多数经济大省也布局了(人形)机器人等行业,而上海的大飞机则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具身智能和6G,经济大省亦在积极布局。如,广东、四川都同时布局了具身智能、6G,河南布局了具身智能,上海布局了6G。这些新兴领域的布局将为经济大省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分析方法:
1.本文分析文本来自各省份传达两会精神相关会议新闻稿。
2.基于DeepSeek等AI大模型,澎湃新闻将各省份传达两会精神相关会议新闻稿进行文本向量化处理。通过共现向量和语义相似度分析,找到文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十个关键词(建设、创新、经济、高质量、产业、加快、战略、落实、科技、挑大梁)以及每个高频词关联度最高的5个共现词。
3.本文使用jieba分词。采用精确分词模式,避免重复分词和歧义。分词结果均去掉数字、单字、标点符号。
4.为增加分词正确率,在jieba分词的基础上加入自定义词典,自定义词典主要包含了新质生产力。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关键词:经济大省,GDP增长,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