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到9.2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5.87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和政府债券净融资也分别实现了增长。这一数据凸显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初步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到9.2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2万亿元。这一数据凸显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具体来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5.87万亿元,同比多增548亿元,成为支撑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力军。同时,企业债券净融资和政府债券净融资也分别实现了6156亿元和2.39万亿元的增长,同比多增414亿元和1.49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量的重要指标,其数据来源广泛,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这一数据的发布,为我们了解金融体系的运行状况、判断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统计范围进行了调整,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其中。这一调整使得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更加准确、全面。这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化趋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