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连续五年安排8000亿专项债券化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中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保障财政支出能力,带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人大网消息,11月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圆满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此举标志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2024年起,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划拨8000亿元,专门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以化解债务,预计五年内将累计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加之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我国地方化债资源将直接增加10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对于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将按原合同继续偿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多项以地方化债为核心的重磅政策,不仅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保障年底至明年年初的财政支出能力,更有望带动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明明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化债通过补充地方财力、增加居民和企业收入的方式,能够发挥财政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具体而言,增加地方债务限额、允许专项债用于化债等措施,将有效减轻地方债务压力,释放更多资源用于民生、“三保”等领域,从而改善居民收入预期。同时,加大化债力度还有助于清理地方拖欠企业账款,提升企业经营信心和活力,进而提升企业收入和盈利能力。居民和企业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有效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正反馈循环,进一步发挥财政的乘数效应。
明明还表示,未来进一步的增量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空间,值得期待。当前,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落地。明年积极财政政策也将有五大增量空间,包括中央财政举债和赤字提升空间、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和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对“两重”“两新”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