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定调: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货币政策需兼顾总量、结构与传导,并与财政、产业政策协同,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力度,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重要举措,彰显了稳增长等政策思路。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多,国内经济处于恢复调整关键期,货币政策需适度宽松,兼顾总量、结构与传导,并与财政、产业政策协同,以激发市场活力。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取向宽松,央行近年多次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充裕。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仍有下调空间,以应对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方向调整,择机降准降息,抵御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
货币政策在总量宽松的同时,还需发挥结构性调控作用,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楼市股市健康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消费及民营、小微企业”。支农支小、科技创新、保障性住房等再贷款有望降息,降低重点领域融资成本。央行将研究创设新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与消费,提升政策精准度,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消费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未来或出台消费金融定向政策工具,降低消费信贷利率、优化结构,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带动内需回升。房地产市场未完全企稳,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仍有下调可能,利于稳楼市、稳信心。
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政策需紧密协作,实现“适度宽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在赤字安排等方面加大力度。这就要求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政府债发行和银行信贷资金需求。央行可能降准释放1万亿至2万亿元市场流动性,结合短期工具灵活调控资金市场,必要时采取国债购入或加大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保障市场流动性稳定,促进财政政策落地,提升政策协同有效性。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并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关注货币政策传导顺畅,防止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人民币汇率有压力,政策操作还需兼顾汇率稳定,避免资本市场过度波动。今年货币政策方向已明,关键在于执行,后续政策应更重精准,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薄弱处,与财政、产业政策协同,助力经济稳中求进,发挥“适度宽松”政策效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