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澳亚基金布局量化投资,探索全新业务增长点
AI导读:
信达澳亚基金在主动管理遭遇信任危机和债基市场防御性调整的背景下,选择量化投资作为新的发展方向,通过高频计算分析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投资者带来稳定收益,探索全新业务增长点。
财联社11月20日讯(记者闫军)在主动管理遭遇信任危机,债基市场频繁遭遇防御性调整的背景下,基金公司如何规划未来几年的产品布局,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除了ETF外,信达澳亚基金选择了量化投资作为新的发展方向。
自2022年2月鲁力升任公司副总经理以来,信达澳亚基金在量化投资领域积极布局,目前量化投资规模已达10亿左右。尽管在量化投资领域,信达澳亚自我定位为追赶者,但公司希望通过量化投资构建全新的业务增长点。
根据券商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公募量化产品总数量超过500只,总规模达到3235亿元,占全市场量化基金规模的约16%。尽管今年的A股市场行情对量化投资并不友好,但公募量化净值的表现仍强于私募,信达澳亚基金坚定看好量化投资的前景。
鲁力认为,A股市场散户占大多数,短线交易频繁,量化投资通过高频计算分析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定的收益。此外,量化投资具有分散化持股的优势,相比人类选手有更大的规模空间,随着量化模型的迭代升级,未来规模发展依然值得期待。
信达澳亚基金总经理朱永强也多次强调量化投资的重要性。他表示,量化投资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在国际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中,量化巨头和主观多头并存。信达澳亚基金在量化体系搭建上,聚焦多因子的基本面模型研发,并引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了HI和AI深度结合的量化投资框架。
信达澳亚基金的HAI量化投资体系将投研部门深厚的产业研究功力与量化模型的强大算力充分融合,实现研究深度与广度的双优。该体系专注于科学的投资管理体系和强大的投资管理平台的建设,通过独立开发的因子测试平台和另类因子的应用,将主动投资选手在行业研究中的经验融入到模型和参数的调教中。
在鲁力的带领下,信达澳亚量化团队于2022年正式成立,2023年首次发行产品,目前规模约20亿。团队多数成员长期在私募量化从事基本面量化研究工作,具备追求绝对收益的能力。尽管作为新生团队,面临历史业绩短、规模小等挑战,但鲁力对团队充满信心。
在量化产品体系方面,信达澳亚基金已经覆盖了沪深300、中证500等主要宽基指数增强产品,同时布局中证红利、科创创业等热门风格、行业板块的指增产品。在量化策略的加持下,信达澳亚基金为客户争取更加安全、稳健、长期可持续的绝对收益成为了可能。
然而,量化投资也面临挑战。由于数学模型的不透明性,量化投资难以向客户透露具体的交易操作信息,难以和客户频繁交流,及时更新和反馈策略的调整。因此,信达澳亚基金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投资理念,推动量化模型与AI深入融合,力争创造更加稳健、可持续,让客户有感知的收益。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