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临近年末,公募基金进入业绩“排位战”关键期,但一批产品却集中进行了基金经理变更。这些变更包括增聘和离任两类,多数以卸任为主。业内人士表示,年末基金经理变更多数属于正常调整,但需关注其对产品业绩的影响。

临近年末,公募基金业绩“排位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在此期间,一批公募基金产品却集中宣布了基金经理的变更。11月23日,交银施罗德、摩根士丹利、汇添富基金及富国基金等多家知名公募机构纷纷发布旗下产品基金经理调整公告。

据统计,截至11月24日,当月已有近300只公募基金产品经历了基金经理的变更。这些变更包括增聘新基金经理和原有基金经理的离任。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变更以基金经理卸任为主,而离任原因则涵盖个人原因和公司安排等。

以鹏华领航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为例,11月22日,该基金宣布刘玉江成为新任基金经理,原基金经理伍旋因“公司工作安排”卸任。刘玉江在加入鹏华基金前,曾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担任投资经理,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

此外,摩根士丹利基金在同日也公告了旗下五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情况,原基金经理何晓春因“个人原因”离职,缪东航接任。缪东航在华安基金担任建材行业研究员后,于2012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基金,并历任多个职务。

多位公募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年末基金经理的变更多数属于正常调整,可能是基于投研工作需求、个人职业规划或基金经理排名等因素。岁末年初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时期,基金公司希望通过调整基金经理实现团队高效管理和新生代力量的培养。

上海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指出,业绩考核压力、个人职业规划以及行业间的人才竞争也是基金经理变更的重要原因。年末市场和投资者偏好变化,基金公司需要对旗下产品线进行适时调整,基金经理的变更往往成为优化产品结构的一部分。

在基金经理变更对产品业绩的影响方面,该人士认为,虽然基金经理的变更会对产品业绩产生一定影响,但关键在于如何确保平稳过渡并维护投资者的体验感。基金公司应通过及时公告和沟通,明确解释基金经理变更的原因和后续安排,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和误解。

同时,为有效降低基金经理变更对产品业绩的影响,公募基金行业还需加快建立完善的投研机制,包括完善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体系、加强投研团队建设、优化投资决策流程以及强化合规风控意识等。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