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计划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同时提出多项措施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旨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进一步促进消费、带动投资、稳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指出,扩大内需政策与促就业、惠民生等政策结合,优化经营主体环境,利于扩大就业,稳定收入预期,增强政策长期效应。

为扩内需,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提振消费的重要性,并计划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3万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持续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以旧换新”成为消费热点,带动新能源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超1.3万亿元。然而,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指出,国内需求不足、消费潜力释放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商品消费面临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偏弱的问题,服务消费则存在优质供给不足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的专项措施。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统筹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推出更多举措,释放消费增长潜能。商品消费方面,今年将扩大“换新”补贴品类范围,增设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提振消费的积极信号,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接刺激消费回暖。

服务消费方面,王文涛透露,商务部将深化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增加“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同时着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满足服务消费需求。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提升消费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颖熙建议,拓宽居民增收渠道,稳定就业并提升财产性收入占比,同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少预防性储蓄。

在提振消费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今年国家层面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规模达到5万亿元以上,规模明显加大。在管理机制上,要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下放项目审核权限。在投资导向上,要加大服务业投资,注重以政府性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投资体制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有红表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财政厅厅长王椿元表示,今年将聚焦公共性、公益性基础设施,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全力支持公路、铁路、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李峰表示,将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资金,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切实提高专项债券的投资拉动作用。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