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稳健务实,为全球注入信心力量
AI导读:
中国提出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多国人士认为目标稳健务实,释放中国经济不惧风雨、迎难而上的信号,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信心与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质量与总量关系,实施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坚持对外开放,为全球注入信心。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多国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稳健务实、科学合理,释放出中国经济不惧风雨、迎难而上,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鲜明信号,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信心与力量。
统筹“质”与“量”的科学谋划
海外受访人士认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体现中国保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理性考量。德国不来梅大学经济学教授沃尔弗拉姆·埃尔斯纳表示,中国将这一目标设定在5%左右科学合理。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主席约翰·麦克利恩认为,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仍有信心实现经济稳健增长。
巴西智库“观中国”发展总监佩德罗·斯廷哈根表示,增长目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引。中国不仅重视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努力提升增长质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社会包容性等方面的进步,使经济发展更加平衡、更可持续、更具韧性。
乘风破浪勇向前的坚实支撑
5%左右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属于较高水平。在当前内外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的情况下,中国设定这样的增长目标,有现实的考量,更有坚实的底气。中国经济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包括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产业链体系、迅速崛起的科技企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等,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一揽子政策工具,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以应对复杂局面和多重挑战。
马来西亚智库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执行董事翁忠义注意到,中国的经济政策框架具有目标指引、持续实施的特点,通过设定长期战略目标来引导资源配置和市场预期,确保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传递共同繁荣的信心力量
总部设于瑞士的智库霍瑞西斯组织主席弗兰克·于尔根·里克特表示,中国设定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不仅关乎中国自身发展,也关乎全球市场预期、投资信心乃至供应链的稳定。在当前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的稳定发展是全球经济稳定之锚。
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和力量,不仅在于增长目标本身,更来自始终秉持开放理念、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的承诺与行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
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表示,《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扩大电信等领域开放试点为外资企业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海外人士普遍期待,一个开放合作的中国,继续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带来更多合作共赢新机遇。
(文章来源:新华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