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连续两月缩量续作MLF,因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一季度经济数据总体好于预期,短期降息迫切性不高。4月LPR报价将保持稳定,未来存款利率调降或降准降息将为LPR下调创造空间。

今日,央行进行了1000亿元的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鉴于本月有1700亿元MLF到期,因此净回笼了700亿元。在连续15个月的净投放之后,央行在最近两个月连续采取了缩量操作,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状况。

多位分析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一季度经济数据整体表现优于预期,前期加码的政策效果仍在持续释放,因此短期内降息的迫切性不高。然而,MLF的缩量操作主要归因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充裕,并非政策收缩的信号。随着二季度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均衡投放”影响的反转,信贷有望实现同比多增,届时MLF也将恢复增量续作。

在4月MLF操作利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考虑到一季度银行净息差可能进一步收窄,4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预计将保持不变。未来,若存款利率下调、降准或降息落地,将为LPR的再次下调提供空间。

经济数据回暖与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央行连续两个月采取了缩量续作MLF的策略。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近期数据显示宏观经济、物价及实体融资情况整体理想,同时前期加码的政策效果仍在释放,因此短期降息迫切性不高。

从近日公布的社融数据和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09万亿元,一季度增加9.46万亿元,尽管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比2022年同期多增逾1万亿元。一季度经济数据整体表现优于预期,物价温和回升,信贷支持效果逐渐显现。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次MLF缩量操作并未释放政策收缩信号。随着二季度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均衡投放”影响的反转,信贷有望实现同比多增,届时MLF也将恢复增量续作。他指出,年初工业生产、投资等宏观数据偏强,一季度宏观经济延续回升势头,因此当前实施政策性降息的迫切性不高。

从央行近期的逆回购操作来看,在流动性平稳的背景下,央行无意过多投放资金,因此本月MLF的缩量操作也有迹可循。截至4月12日,月内逆回购累计投放180亿元,到期8560亿元,净回笼资金8380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指出,近期同业存单利率快速大幅下行,与MLF的利差进一步走阔,金融机构对MLF的需求不强。在资金面稳健宽松、市场收益率下行环境下,部分机构存在明显的资产配置顺周期、拉久期和上杠杆行为。MLF缩量续作有助于降杠杆、防空转,增强资金市场利率稳定性。

此外,从外部环境来看,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减弱,美元指数大涨,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对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形成制约。政策利率保持不变有助于稳定汇市。

在MLF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本月LPR利率也有望保持稳定。专家认为,降准、定向工具相比降息更优先。二季度后期可能开启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届时将为LPR再次下调创造空间。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低于趋势水平,外需前景复杂。国内经济进一步修复需要偏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支持。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仍是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常用手段。

但具体实施需要视宏观经济修复、物价回升情况及房地产复苏节奏而定。周茂华预计,今年央行将注重信贷投放的均衡性和存量盘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温彬认为,若前期政策效果不能有效体现,则二季度后期或开启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以管控银行负债成本、缓解息差收窄压力。这将为LPR再次下调创造空间。

王青表示,央行在年中前后下调MLF利率的可能性较大。这将释放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清晰信号,有助于促消费、扩投资、改善社会预期和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同时,MLF利率下调将带动LPR报价联动调整,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低利率环境也将为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并引导居民房贷利率较快下调,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