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加码权益投资,“含权”理财产品受追捧
AI导读:
新“国九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多家理财公司加码权益投资,含权理财产品首发募集资金超20亿元,市场反应热烈。但权益投资能力仍是银行理财短板,需补齐。
新“国九条”政策的出台,明确提出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并鼓励银行理财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号召。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从多渠道获悉,多家理财公司正积极响应政策,加码权益投资领域,其中,“含权”理财产品更是出现了首发募集资金超20亿元的爆款现象。
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也在4月23日刊文强调,要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业内银行分析人士指出,银行和理财公司加大“含权”类产品布局,不仅有助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还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竞争策略。
银行理财加速进军权益市场
近期,多家理财公司纷纷加速推出混合型、偏股型等权益类产品,以抢占市场先机。其中,招银理财的“招智价值精选一年持有混合类理财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产品首发募集规模成功突破20亿元,吸引了约1.1万名投资者的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含权”混合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也在显著增加。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已有农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发行了10余款“含权”混合类理财产品,市场反应热烈。
从整体表现来看,权益类理财产品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中旬,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最新存续规模已达到404.2286亿元,近3个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更是高达7.8933%。这一优异表现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回暖。
从持仓数据来看,银行理财权益类产品更倾向于配置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股票和股权等资产,其中,部分理财公司配置中证指数相关资产的比例较高。
补齐权益投资能力短板
然而,尽管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高,但放眼整个资管市场,权益投资能力仍是银行理财的短板之一。普益标准研究员王霞指出,受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以及经验较少等因素影响,权益类资产配置一直是银行理财较为薄弱的环节。
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有多方面因素限制了银行理财在权益投资领域的发展,包括股市波动导致的产品净值波动较大、银行理财客户整体风险偏好较低以及理财公司在权益类市场布局经验尚浅等。
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多家银行理财人士表示,权益市场正处于周期底部后反弹向上的时期,发力权益投资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有效手段。
为了建立这方面的优势,理财公司正在积极丰富权益相关产品的种类、提升投研能力以及控制好风险和收益。通过推出不同权益投资占比和投资期限的产品,理财公司能够更好地匹配不同收益风险特征的客户需求。
一家银行理财投资经理表示,公司正在密切关注政策出台后资本市场环境及优质公司回报率的变化,以期把握其中的收益机会,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