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提出从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三方面着手。强调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经济政策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构建经济正向循环。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樊曦、王优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列为首要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副司长黄良浩在新华社6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指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激发内需潜力,需从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三大方面着手。

  “首要任务是提升消费能力,即解决有钱消费的根本问题。”黄良浩强调,政府工作报告对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夯实消费基础。

  其次,增加优质供给是关键。黄良浩指出,当前存在有需求但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这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循环角度看,消费与收入紧密相连,因此要积极破解消费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再者,改善消费环境亦不容忽视。黄良浩表示,这要求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消费问题,优化消费体验,进而提振消费信心。

  在投资领域,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并就发挥政府投资工具作用、鼓励民间投资发展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对于企业和消费者而言,内需是稳固的本土市场,是潜力无限的“财富源泉”。扩大内需将促进市场容量扩大、经济循环加速、发展机遇增多。

  面对经济运行压力,如何进一步保障民生?黄良浩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经济政策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的新理念,强调宏观政策应强化民生导向。

  “这是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与实施上的重大创新。”黄良浩强调,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辅相成。在经济运行承压、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更应重视民生工作,努力构建“民生改善、需求扩张、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