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表示今年将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推出一批重大项目。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两新”,将成为今年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新华财经北京3月6日电(记者余蕊、翟卓)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为民间资本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透露,今年将鼓励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投资布局,并计划在铁路、核电、水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有吸引力的重大项目,以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两新”项目,将是今年加速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我国在推动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步伐上持续加快。去年,国家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均成功引入民间资本,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升至10%,彰显了民间资本在核电领域的积极参与。

  除了核电领域,民营企业也在高铁领域崭露头角。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正式投运三年来,累计客流量已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民营企业参与高铁建设的一大亮点。

  “在民间投资方面,去年我们成功引入民间资本全面参与核电建设,并向民间资本推介了8000多个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郑栅洁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和价格研究所副所长刘建兴认为,“两重”“两新”不仅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发力方向,也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杠杆效应。

  去年,在“两新”政策的推动下,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实现了38.7%和14.2%的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

  清华大学投融资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杨永恒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不仅是对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认可,也是“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的生动实践。

  “这将极大地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发挥其在管理、创新和效率方面的优势,对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推进‘两重’‘两新’政策落实具有深远意义。”杨永恒强调。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