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记者会上介绍当前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情况,显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他详细介绍了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收敛、融资平台化债等成果,并阐述了人民银行在维护汇市、债市、股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方面的举措和未来展望。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下降一半。”“去年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行,每年可以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2024年末,融资平台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约14.8万亿元,较2023年初下降25%左右。”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答记者问时全面介绍了当前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情况,并且列出上述一系列数据佐证,显示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当日记者会上,潘功胜还介绍了人民银行在过去一年维护汇市、债市、股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成效,以及下一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具体举措,强调将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小银行风险化解取得进展,房地产市场风险收敛

  潘功胜指出,我国金融机构整体健康,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持续收敛。到2024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监管标准,显示银行业健康性。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大幅下降,得益于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配合,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风险。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人民银行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降低房贷利率,减轻家庭利息负担,推动房地产市场活跃度上升。

  融资平台化债取得阶段性成果

  潘功胜还提到,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取得重要成果。人民银行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弱化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通过市场退出、市场化转型等方式减少融资平台数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大幅下降。

  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潘功胜回顾过去一年人民银行在维护汇市、债市、股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方面的努力。在外汇市场,人民银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增强了外汇市场的韧性。在债券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市场运行平稳。在资本市场,人民银行创设了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促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未来展望:坚守金融稳定底线

  展望未来,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聚焦宏观经济运行波动与金融风险之间的联系,加大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同时,防范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确保金融稳定。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