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6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详细介绍了去年6万亿元债务置换政策的实施效果。该政策不仅减轻了化债压力,释放了财政空间,还推动了融资平台改革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下一步,财政部将加快落实落细债务置换政策,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详细阐述了去年6万亿元债务置换政策的实施效果。 经济主题记者会现场摄影/昌校宇

蓝佛安指出,去年四季度,政府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这项政策不仅主动化解了债务风险,还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蓝佛安表示,财政部通过这一政策至少办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化债压力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缓释;二是财政空间得到释放,经济发展动能明显增强;三是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迈出重要步伐,金融环境持续优化。

具体而言,置换政策使隐性债务显性化,债务管理更加规范透明,同时高息债务低息化,极大减轻了地方资金压力和利息支出。此外,政策还优先化解到期时间临近、隐患比较突出的隐性债务,确保了安全。

在经济发展方面,置换政策打通了经济循环的堵点,带动了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的投入,支持了科技型和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同时,政策还保障了重点民生,如义务教育、基本养老等,并支持了科技创新和消费等重点支出。

对于融资平台,债务置换有效带动了平台退出,优化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增强了信贷投放意愿,更好地服务了实体经济发展。

蓝佛安强调,置换政策已经实现良好开局,政策效能正在持续释放。下一步,财政部将加快落实落细债务置换政策,持续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