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详解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与消费支持措施
AI导读: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记者会上详细介绍了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五大体现,包括赤字安排、支出强度、政府债券规模、转移支付和重点领域保障。同时,他阐述了去年6万亿元债务置换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下一步考虑,并介绍了今年财政将如何支持提振消费,包括加大补贴、投入、奖补和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力度。
2025年3月6日下午15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现将文字实录摘录如下: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金晴中: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本场的主题是经济主题。大会新闻中心很高兴邀请五位嘉宾出席今天的记者会,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五位嘉宾分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先生,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先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先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先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先生。
现在请直接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的问题提给蓝部长,政府工作报告对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部署,请问今年的财政政策在哪些方面体现更加积极?
蓝佛安:谢谢你的提问。也借这个机会,感谢媒体朋友们过去一年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点:
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支出强度上更加给力,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转移支付上更加给力,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
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光明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提给蓝部长,去年6万亿元债务置换政策推出后,国内外都很关注,评价很好。请您谈谈政策的实施效果,下一步还有何考虑?
蓝佛安:按照党中央部署,去年四季度,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这项政策至少办成了三件大事:
一是化债压力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缓释;二是财政空间得到释放,经济发展动能明显增强;三是融资平台改革转型迈出重要步伐,金融环境持续优化。
下一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加快落实落细债务置换政策;持续推进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香港商报记者:我的问题提给蓝部长,提振消费是今年两会热议的“高频词”,请问财政的“真金白银”将如何支持消费?
蓝佛安:谢谢你的提问。去年,中央财政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将统筹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研究制定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实打实支持提振消费。重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力度;二是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三是加大对地方的奖补力度;四是加大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力度。
总的看,这一系列政策力度大、覆盖广,有利于打开消费新空间,培育经济新动能。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