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银行密集交流,稳健经营与轻资本转型成焦点
AI导读:
A股上市银行近期迎来密集的投资者交流季,业绩说明会与机构调研活动接连不断。稳健经营与轻资本转型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共识,同时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也备受关注。
本报记者熊悦
近期,A股上市银行的董监高们迎来了密集的“投资者交流季”,业绩说明会与机构调研活动接连不断。据统计,自5月份以来,大部分上市银行已完成了2023年度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而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已有16家上市银行接受了41次机构调研,宁波银行、齐鲁银行、上海银行尤为受到机构的青睐。
在这些交流活动中,投资者不仅深入了解了当前银行业最为关心的议题,还通过上市银行管理层的分析与判断,洞察到了国内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及各家银行的经营策略调整方向,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稳健经营成共识
面对市场利率下行带来的净息差收窄压力,银行业纷纷摒弃规模化扩张的传统模式,转而追求资产负债的结构化调整与精细化管理。上市银行高管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普遍强调了稳健经营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要走“轻资本”、“内涵式”、“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在业务策略上,上市银行纷纷进行资产和负债两端的结构调优。资产端方面,信贷资源的投放从“粗放”转向“精准”,贷款定价实现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并重点投向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中的新增长动能领域、高收益或低风险业务板块及零售业务。负债端方面,则通过控制高息存款、优化负债吸纳节奏与期限结构等方式,降低计息负债成本。
杭州银行表示,科技金融等细分市场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而浙商银行则瞄准“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持续推动资产结构向“小额分散”调整。同时,上海银行也强调了负债端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推动结算类产品发展,以降低高成本负债占比。
此外,上市银行还纷纷加强非信贷服务能力,以适应低利率环境。例如,杭州银行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提升对供应链、数字化、票证函的服务能力将是其应对低利率环境的关键。
在资产配置层面,增强金融投资收益也成为上市银行应对经营环境变化的重要策略。部分银行通过增加交易性债券投资,有效对冲了贷款收益下行的风险。
轻资本业务成重心
随着净息差持续收窄,银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承压,内生资本增长受到影响。因此,发展轻资本业务、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成为上市银行经营调整的重点。多家银行表示,将资源向资本回报率高的业务倾斜,以降低资本耗用压力。
浙商银行选择消耗资本较少的行业进行投放,降低客户集中度;而紫金银行则通过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投放、压降表外冗余资产及清理无效低效资产等方式,优化资本配置。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指出,商业银行在进行轻资产转型时,应调整业务结构,降低对资本消耗较大的业务比重,并加大发展轻资本业务。
具体来看,商业银行可以加大对信用卡、支付结算、理财代销等中间业务的投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资产收益率;以及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优化客户体验、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培养核心竞争力。
提升投资者回报
在业绩说明会和机构调研中,上市银行的分红政策也备受关注。多家银行表示将提高分红频次和投资者回报水平,以响应监管号召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业内人士认为,上市银行进行中期分红不仅有助于提升股价稳定和市值增长,还能吸引更多投资者为银行的业务拓展和持续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然而,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也提醒,上市银行在制定分红政策时,应确保分红率不超过银行的内生增长能力,并考虑一定的利润留存以保证未来发展和风险抵御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