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两会期间,民营经济和营商环境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建言献策,提出多项针对性建议,包括强化民营经济法治保障、构建数据信用资产转换机制等。

  民营经济和营商环境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在3月6日举行的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积极热议,为民营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建言献策,提出多项针对性建议。

  “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我高度赞成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营经济的战略部署。”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在会上说。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朱建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求真务实、凝聚共识、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他特别关注报告中提到的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朱建弟建议,必须改变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考核方法、考核指标,鼓励干部勇于担当,建立容错机制、企业反馈机制和申诉机制。同时,对专业领域的调查处罚应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尊重听证结果,详细公开处罚信息,处罚适度。

  周桐宇特别关注民营经济的法治保障。她提到,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的提交审议,传递了中央对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的高度重视,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预期,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她建议进一步强化关键领域的制度设计,完善公平竞争的保障机制,防止设置隐形的壁垒。

  此外,周桐宇还提出构建数据信用资产的转换机制,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经脱敏处理后作为银行授信评估的有效凭证。她还提议推广警示函和指导整改的模式,对首次登记、轻微违法等情景设置不少于60天的自行整改期。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介绍,近年来,上海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台了8版行动方案,带动了各项改革,对企业成本降低、要素市场交易活跃等产生了巨大作用。他表示,上海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世行对标改革,提升为企服务水平,优化涉企监管检查,夯实营商基层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