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创新低,净息差收窄幅度放缓
AI导读:
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4%的历史新低,净息差收窄幅度有所放缓。多家银行高管指出,息差收窄主要由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等因素所致。同时,存款利率下调及监管机构禁止手工补息的措施为延缓息差收窄趋势提供了助力。
2023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首次跌破1.7%大关。进入2024年一季度,该数据进一步下滑至1.54%,创下历史新低。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47%、1.62%、1.45%、4.32%、1.72%及1.47%。
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会上指出,净息差收窄主要由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存量房贷调整影响及存款利率降幅小于贷款利率降幅等因素所致。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和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均表示,息差压力将持续存在,但已有边际改善迹象。
尽管如此,银行业净息差收窄的幅度已有所放缓,今年一季度环比下降15BP,低于去年同期的17BP。存款利率下调及监管机构禁止手工补息的措施,为延缓息差收窄趋势提供了助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预测,银行净息差压力已接近触底,但回升仍需时间。存款市场回归常态、定期存款占比偏高及银行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将继续对部分银行净息差构成压力。
此外,随着央行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市场再次呼吁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有助于稳定贷款规模和地产金融加速效应,改变内需疲弱的预期。
尽管去年9月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可能性不大,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下半年可能会通过调整LPR实现存量房贷利率降低。周茂华也表示,LPR存在下调空间,但考虑到银行业息差压力持续,后续调整空间可能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息差压力,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累计实现净利润6723亿元,同比增长0.7%。平均资本利润率和平均资产利润率均有所上升。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