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多家公司调整业绩基准并提前终止产品
AI导读:
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为保障投资者权益,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调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并有公司提前终止部分产品。同时,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降费让利成为常态。
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近期纷纷采取行动,调整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并有部分公司选择提前终止部分理财产品。
自6月以来,包括农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浦银理财、光大理财、兴银理财等在内的十余家理财公司,均对其旗下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了调整。同时,这些理财公司还主动发布公告,宣布6月份以来已有超过20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在理财产品收益率方面,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继续小幅下行,6月上半月,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略有下降,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净值则出现轻微下跌。
分析人士指出,理财公司调整业绩比较基准、降费让利以及提前终止产品的举措,与理财产品收益率承压密切相关。由于债券类资产收益水平不稳定,以及存款类资产利率下行,导致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的收益率走低。再加上高收益资产的稀缺,使得理财公司面临巨大的收益压力。因此,理财公司不得不通过调整业绩比较基准、提前终止产品等方式,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自6月以来,银行理财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数量显著增加。农银理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民生理财、上银理财、浦银理财、光大理财、广银理财、华夏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均发布了公告,宣布调低旗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的产品类型主要涉及固收类,部分产品的调降幅度甚至高达170BP。
业绩比较基准是产品管理人基于多种因素设定的投资目标,虽然不代表预期收益率,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常被投资者作为预估收益的参考。调降业绩比较基准的背后,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持续走低。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全国现金管理类产品月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1.98%,较上月环比下降14BP,较基期月均值下降91BP。同时,5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固收类产品的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为0.76%,较上月下降6BP。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浓指出,业绩比较基准的下调与底层资产收益率的走低密切相关。由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下行,债券类资产的收益水平大幅下降,这使得以债券资产为主要配置的理财产品难以再实现高回报。
除了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外,理财公司还将部分规模较小、运作情况不及预期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6月以来,已有至少20只理财产品提前退场。这些产品多为固收类,运作时间不一,有的产品甚至刚成立一个多月就被提前结束。
董丹浓认为,在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理财收益率可能会继续下降。受制于销售端的压力,理财公司继续调降业绩基准的速度和幅度也将有限。因此,短期内业绩压力将会持续存在。
在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的情况下,降费率“促销”已成为很多理财公司的常态化操作。近期,中银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均对产品部分费率进行了调整,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0费率”的情况。费率优惠的产品类型主要为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调降的费率主要包括固定管理费、销售手续费和托管费。
银行理财收取的费用包括固定管理费、托管费、销售费、超额业绩报酬、认购费、申购费以及赎回费。然而,当前大多数产品的固定管理费费率水平最高,且多数产品不收取认购、申赎费用。近几年来,理财产品已相继开启多轮降费行动,降费让利已成为较常态化的操作。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的固定管理费率和超额业绩报酬计提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托管费率和销售费率则呈现上升趋势。
该机构统计数据还显示,2024年一季度新发理财产品持仓中,“现金及银行存款”类资产的持仓占比为84.80%,较2023年四季度提高了2.66个百分点;但“债券”类资产和“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持仓占比均较上季度下降。在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现金管理类及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承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达标”情况也受到影响。虽然理财公司通过降费来吸引顾客,但其利润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
在理财规模方面,招商证券估算,6月上半月理财规模增长了0.3万亿元,6月15日理财规模约为29.8万亿元。临近半年末,理财或将季节性回表,预计回表规模小于3月下旬的1.3万亿元,预计6月末理财规模接近29万亿元。展望下半年,随着理财业绩比较基准和收益率的下行,理财规模的增长预计将放缓。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