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银行调降非柜面交易限额引热议
AI导读:
7月14日,“工资卡转账限额被降到500元”登上微博热搜。多地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调降部分客户的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此举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讨论。银行降低转账额度本意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等交易风险,但容易“误伤”普通用户,给日常用卡带来不便。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7月14日,微博热搜上出现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工资卡转账限额被降到500元”。这一话题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早前的5月末,界面新闻曾报道,上海的苏先生发现自己的工资卡每日转账限额被悄然下调至500元,且未收到任何事先通知。他随即致电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解释称,这是支行为了保障卡内资金安全和反诈骗而采取的措施。苏先生若需恢复额度,必须亲自前往营业网点办理。
近日,苏先生再次向界面新闻透露,经过多次尝试,他最终通过客户经理的手机端视频办理方式,将银行转账限额提升至每日10000元,每年20万元,暂时解决了用卡问题。然而,若要进一步提高限额,仍需前往银行网点办理。
进入7月以来,多地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调降部分客户的非柜面渠道交易限额。这些调整对象的标准因银行而异,有的针对开立6个月以上未发生业务的I类账户,有的则针对网银限额与账户交易流水不符的账户。
以鞍山银行为例,该行于7月11日发布公告称,将进一步加强账户管理,结合账户使用情况动态调整存量账户非柜面渠道转出交易限额。非柜面渠道转出交易包括但不限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主动交易业务。
对此,一位从事反诈骗工作的人士表示,银行降低转账、ATM取现额度本意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等交易风险。然而,由于各家银行风控尺度和理解不同,这一措施容易“误伤”普通用户,给他们的日常用卡带来不便。
同时,一位国有行分行人士也坦言,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一刀切”的情况。这往往是当地公安机关监测到网络洗钱和诈骗高发后,银行网点为了配合属地公安机关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监管机构已经注意到了这类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通常会通过检查或督导的方式与银行沟通,以尽量降低给普通用户带来的不便。但他也希望相关部门和各家银行在调整限额时能够有相对明确的标准,以便一线工作人员更好地做好客户疏导工作,减少消费投诉。
不过,也有银行人士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由于银行风控数据模型不同且标准动态调整,如果明确公布标准,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反制,从而增加反诈工作的难度。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客户应积极配合银行进行尽职调查,并理解银行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同时,银行也应统筹风险防控与金融服务,在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的同时满足其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资金结算需求。
北京道誉声誉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利明则建议,有关部门应提高反诈、反洗钱工作的精细度,通过更细致的账户资金交易追踪和更科学合理的资金存取询问门槛等方式来更有效地识别风险人群和风险行为。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