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监管局警示新型房贷产品风险
AI导读:
深圳金融监管局发文警示新型房贷产品风险,特别是“气球贷”等,提醒消费者理性选择,避免潜在风险。同时指出,金融机构在创新时应严控风险,坚守合规底线。
无论金融机构涉足何种创新业务领域,严控风险与坚守合规底线始终是首要原则。
7月17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通告,指出近期部分银行机构推出了“气球贷”“轻松供”等新型房贷产品,并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基于产品特性及个人需求,理性选择。据公开资料,这是平安银行重启“气球贷”后,首个对此发声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
对此现象,某券商银行业分析专家指出,“气球贷”应用于住房按揭市场,其负面影响可能超过正面效应。该模式因高杠杆效应,在房价高涨时可能吸引更多人低成本投机炒房;而在楼市低迷期,则可能加剧断供风险。总体而言,“气球贷”对银行和借款人而言均存在潜在风险,若广泛推广,或将威胁金融市场稳定。金融机构在创新时,若忽视风险甚至过度转移风险,此类行为均不应被鼓励。
深圳金融监管局针对“气球贷”风险发出警示。今日,该局重申,部分银行推出的“气球贷”“轻松供”等房贷新品,与“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传统房贷组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住房按揭还款方式。但各产品的还款模式各异,如“气球贷”采用先息后本方式,最后一期需一次性偿还本金;而传统产品则按月固定偿还本息。深圳金融监管局强调,消费者在选择贷款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及合同,全面了解产品运作、还款方式及利息计算等。
该局进一步指出,新型房贷产品如“气球贷”“轻松供”等,前期还款压力较小,但中后期将大幅增加,部分产品甚至要求一次性偿还本金。虽然这减轻了前期的资金压力,但要求消费者未来具备更多可支配资金。相比之下,传统产品的前期还款额较高,但支出预期更为明确稳定。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产品特点及自身资金状况和偿还能力。
深圳金融监管局还提醒消费者,使用房贷产品后,应培养良好的信用习惯,按合同约定按期还款,避免逾期。如需提前还款或协商还款,应通过合理渠道申请,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解决。
此前,平安银行宣传“气球贷”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底,广州、深圳两地发布楼市新政当日,平安银行官方微信重点推介了其“特色还款方式”,包括“二阶段还款”“双周供”“轻松还”和“气球贷”等。然而,不久后,涉及“气球贷”的宣传文章即被撤下。
“气球贷”最早出现于2008至2009年间,当时部分银行竞相推出此业务,并声称可与客户约定较长贷款期限,但在计息时按三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打7折。然而,因涉嫌炒房问题,此类业务随后被监管部门叫停。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