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存款利率全面下调,中小行快速跟进
AI导读: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后,中小银行迅速跟进。8月以来,上海、浙江等地多家银行宣布降息。分析认为,这反映了银行业整体息差压力,同时有助于减少利息支出、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率先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后,中小银行迅速响应,纷纷跟进降息举措。8月以来,上海、浙江、安徽、广西、广东等地的多家银行相继宣布调整存款利率,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存款利率下调的浪潮正在全面铺开。
7月25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涵盖活期、定期、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全部存款类别,下调幅度介于5至20个基点之间。这是自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银行业迎来的第五轮存款利率下调。在此之前,类似的调整分别在2022年9月和2023年的6月、9月、12月进行。
紧随其后,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于7月26日宣布降息,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等十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于7月29日更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表,降息幅度与国有大行基本一致。
进入8月,降息浪潮进一步席卷城商行和农商行。8月5日,徽商银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利率区间调整至1.1%至2.05%。随后,杭州银行也于8月8日宣布降息,各期限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调。此外,广西上思农商行也宣布将于8月13日起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其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较大。
与此同时,上海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长沙银行、重庆银行、宁波银行、成都银行、青岛银行等城商行也相继下调了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多在10至30个基点之间。至此,我国银行业存款利率下调的趋势已全面形成。
分析人士指出,本轮存款利率调整呈现出国有大行率先降息,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快速跟进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业整体息差压力。同时,专家也指出,中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更大,有助于减少利息支出、缓解存款长期化趋势,进而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展望未来,有分析认为,考虑到当前经济和物价走势,四季度政策利率仍存在下调空间,届时或将带动LPR报价跟进调整。因此,年底前后还有可能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此外,随着存款利率不断走低,存款流向理财市场的趋势或将加剧,投资者在转投其他产品时需谨慎权衡风险和收益。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