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有银行股价创新高,高股息率与监管引导共筑上涨基石
AI导读:
四大国有银行股价持续创新高,高股息率和稳定性成为支撑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时监管层对息差的呵护和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努力也为银行板块表现提供支撑。
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价,在近期持续刷新历史新高,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
8月27日开盘,四大行A股股价再度携手攀升,涨幅一度均超过1%,尽管随后有所回落,但截至午间收盘,工商银行上涨0.47%,农业银行上涨0.41%,中国银行上涨0.39%,建设银行上涨0.24%。
今年以来,银行股整体表现出色,成为大盘的领涨力量。据统计,年初至今,农业银行涨幅位居四大行之首,达到43.15%;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涨幅分别为42.26%、34.43%和33.84%。
高股息率与稳定性铸就上涨基石
进入8月,四大行的股价屡次刷新高点,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高股息率和出色的稳定性是支撑银行股持续上涨的关键因素。
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指出,相较于依赖现金流的非金融行业,银行利润波动较小,能够维持约10%的ROE水平。尽管股价大幅上扬,但银行的股息率仍保持在5%左右,相较于无风险收益率存在约300BP的溢价,且高于电力、交运等传统高分红行业的股息率,相较于煤炭等行业,其股息更加稳定,具备市场稀缺性。
近期,各家银行还陆续公布了中期分红计划。目前,四大行已确认具体的中期分红方案。实际上,自今年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四大行已积极响应其要求。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鼓励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随后,多家国有大行纷纷响应,明确了中期分红方案。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均确定了中期分红派息的分配比例,即股息总额占当期归母净利润或股东税后利润的比重不超过30%。
林英奇预计,未来3至6个月,银行的股息率可能从当前的5%左右下降至4%左右。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6至12个月)来看,投资者需关注信贷增速下行、存量房地产债务的处置以及居民偿债倾向对银行基本面的影响。
监管引导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监管层对息差的保护以及市场对银行净息差下行斜率放缓、基本面即将触底的期待,同样为银行板块提供了支撑。
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银行弱化规模考核,多次强调应淡化“规模情结”,包括优化季度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叫停“手工补息”存款等。
人民银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自4月上旬指导自律机制启动违规手工补息整改工作以来,截至6月末,21家全国性银行的整改进度已超过九成。整改完成后,银行节省的利息支出接近一次降低存款利率的效果。
报告称:“规范银行存款手工补息行为,有利于强化存款利率调整效果,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能力,维护市场合理竞争秩序,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增强其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8月21日,金融监管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进一步指出,面对利润增长放缓的压力,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内部挖潜、降本增效,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0.4%,实现了正增长。同期,银行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也基本保持稳定。
未来,金融监管总局将引导银行机构继续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