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规模持续增长,2万亿阵营扩容在即
AI导读:
居民财富资金持续向银行理财迁移,11家主要银行理财公司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2万亿阵营扩容在即,信银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即将迈入2万亿大关。同时,非母行代销占比进一步提升,股份行理财公司发力他行代销渠道。
居民财富资金,尤其是偏好低波动与稳健收益的资金,持续向银行理财迁移,尽管迁移速度在近期有所放缓。
据券商中国记者从业内独家获取的汇总数据显示,11家主要银行理财公司(涵盖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理财公司及招银、信银、兴银、光大、浦发和平安六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在7月份环比增长1.18万亿元的基础上,8月份继续增长约2260亿元,总规模达到19.61万亿元。然而,月度环比增速显著放缓,由7月的6.5%下降至8月的1.16%。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2万亿规模阵营的扩容已指日可待。信银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在8月末的规模均已超1.9万亿元,中银理财的规模也即将逼近1.9万亿。对于国有行理财公司而言,这是自2022年几家国有行理财公司从峰值两万多亿回落后,该阵营最接近2万亿关口的一次。
据普益标准统计,银行理财整体市场的存续余额在8月末达到29.6万亿元,环比7月增加约1000亿元,但增速相对之前较为疲弱。
普益标准指出,受债市调整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波动,“破净”产品数量增多。2024年8月,共有2770只产品跌破净值,占全市场存续产品数量的4.48%,环比增长1.79个百分点。
与普益标准的数据趋势一致,券商中国记者长期跟踪的11家主要理财公司的规模数据也显示,银行理财仍维持净流入状态,但增速有所放缓。8月增幅较快的机构中,浦银理财单月增长约500亿元,增幅约4.4%;农银理财增长约400亿元;光大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和中银理财增幅超200亿元。
在这样持续增长的趋势下,理财公司“2万亿俱乐部”的成员有望增加。其中,信银理财、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即将迈入2万亿大关。而股份行理财公司,尽管在2023年规模迅速增长,但在此轮增长中略显疲态。
进入9月“跨季月”,理财资金可能回流至表内,导致理财规模出现时点性回落。据民生证券测算,9月第一周,固收类和混合类理财合计较8月最后一周环比下降约455亿元。
从产品货架和销售渠道来看,两大趋势仍在深化:一是现金类产品规模继续下降,二是非母行代销占比进一步提升。
据券商中国记者测算,上述11家主要理财公司8月固收类产品合计增长2445亿元;而现金类理财规模波动不大,由于平均年化收益率已降至1.81%,多家理财公司的现金类产品规模较上月下降超百亿元。
另一显著趋势是,股份行理财公司正加大他行代销渠道的销售力度,对母行的依赖度进一步降低,非母行代销的产品规模占比持续提高。而国有行理财公司则相对更依赖母行渠道,代销占比超过90%。
具体来看,与7月和年初相比,平安理财、浦银理财、光大理财和交银理财等机构的非母行渠道产品规模占比均有所提升;其中,交银理财的非母行渠道占比已超过57%,光大理财和平安理财的非母行渠道占比均超过40%,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和浦银理财的他行渠道占比均超过30%。
国有行理财方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农银理财的他行代销占比均低于10%,个别国有行理财公司的他行代销占比甚至在年内连续8个月下降。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