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经济稳健开局,亮点纷呈。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表示,一季度经济增长有望迎来“高开”。他强调,应加大扩大内需力度,确保内循环畅通。同时,科技行业新机遇涌现,中国科创能力得到重新认识。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范子萌)开年以来,中国经济稳健开局,亮点纷呈。如何看待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在“两会时间”逐步临近之际,外资对于政策有哪些关注和期待?

  “Deepseek走出了一条独特的AI技术路线,重新激发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科创能力的认识和定价。”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在一系列积极迹象的推动下,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迎来“高开”。

  余向荣强调,在新质生产力取得明显进展的情况下,我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加大力度扩大内需,确保内循环从生产到需求真正畅通。

  谈及中国经济开年表现,余向荣用“稳健”一词概括,并预测一季度经济增长将“高开”。他具体指出,节假日期间,我国消费持续复苏,电影票房、境内出游、入境旅客等服务业消费数据尤为亮眼。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回暖,量价齐升,略超预期。社融数据也如期实现“开门红”,地方化债加速推进。此外,面对外部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抢单效应”或成为近期出口的重要支撑。

  余向荣特别关注当前科技行业涌现的新机遇。他指出,DeepSeek的创新AI技术路线,让资本市场重新评估了中国科创能力。近期,从六代机到人形机器人,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中国产业升级稳步推进,经济生产端正展现出更强的实力和韧性。

  “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我国更加需要强化内循环的实力和韧性。在新质生产力取得显著进展的背景下,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确保内循环从生产到需求真正实现畅通。”余向荣强调。

  从周期性政策角度看,余向荣认为,应加大需求端刺激力度,并提前发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衔接,我国既有需要也有可能保持较高增长。他预测,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货币政策可能会相机抉择,但仍有空间进一步宽松;财政政策也将加大力度,赤字率有望达到4%左右;财政支出则有望更加注重终端需求;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已经扩大范围并提高标准,预计全年特别国债支持力度将翻倍。

  从结构调整角度看,余向荣强调,应更加重视消费再平衡的推进,确保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名义GDP增速。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如果支出端要扩大消费,收入端就要提高居民的收入分配比例,尤其是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余向荣建议,将收入增长更明确地纳入政策评价体系,动员各方力量提振居民收入。同时,通过降低储蓄率实现消费再平衡,并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兜底。政府支出结构应更多转向民生保障。余向荣还提出,大力补贴生育是提振消费的有力抓手。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看到中国的创新和制造能力进一步得到激发,既有条件也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确保内循环畅通。”余向荣表示,内循环的韧性是对抗外部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