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潜力待释放
AI导读:
2025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居民收入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四万元大关,增长5.3%,消费支出稳定增长,但增收面临压力,需持续强化稳就业、促消费政策。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居民收入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既体现了经济增长惠及个体,也预示着更高的消费水平。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四万元大关,具体数额为41314元,比上年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1%。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也达到了34707元,同比增长5.1%。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样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822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1%。居民平均消费率为68.3%,保持稳定。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张毅解读指出,2024年我国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支出稳定增长。然而,尽管整体稳定,居民持续增收仍面临压力,消费支出增速有所放缓。为此,下阶段需持续强化稳就业工作,增加居民收入,并加大促消费政策力度,推动居民收入和消费持续增长。
增速跑赢GDP
2024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每月达3443元,增速达到5.3%,超过了GDP增速(5.0%)。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34707元,增速5.1%,同样超过GDP增速。分城乡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9302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19元,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长期趋势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上涨。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1年增长618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也逐年提高,从2021年的29975元增加至2024年的34707元,增长4732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为43.15%,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偏低,显示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与居民增收机制改革的紧迫性。
多地聚焦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步入2025年,促消费成为首要任务,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则是提振消费的关键。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指出,消费取决于收入,收入是决定居民能否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的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居民增收的政策。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部门纷纷表态,将实施就业支持计划、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养老金等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人社部表示,将开发更多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青年多渠道就业创业。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也强调,要全力落实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支持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农民增收问题同样受到重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要求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
各地政府也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定下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目标。例如吉林省提出实施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升行动,海南省明确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云南省则提出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